中小企业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事新闻 >> 内容

困境升级 中小企业融资探路

时间:2012-2-23 9:59:21 点击:

      据2012年元月发布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报告(2011-2012)》提供的一组数字显示,我国银行贷款的主要发放对象是大中型企业,大企业贷款覆盖率为100%,中型企业为90%,小企业仅为20%,而微型企业则几乎为零。

  “当前形势下,我国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两高两难’问题,即成本高、税费高、融资难、招工难。”报告称。

据2012年元月发布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报告(2011-2012)》提供的一组数字显示,我国银行贷款的主要发放对象是大中型企业,大企业贷款覆盖率为100%,中型企业为90%,小企业仅为20%,而微型企业则几乎为零。

  “当前形势下,我国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两高两难’问题,即成本高、税费高、融资难、招工难。”报告称。

省内突围

  “当前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比较严峻,融资难的问题尤为突出。”2011年12月11日,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局长张文献在2011年沃特金融峰会分会场之一的“成长型企业投融资高峰论坛”上向媒体如是说。

  与其他分论坛注重探讨国际资本市场机遇略显不同,由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主办的这场分论坛则更倾向于在探索中小企业银行融资蓝海的同时,为民企金融创新寻找方向、路径。

张文献介绍,2011年,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就100家销售在2000万以下的微型企业融资情况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资金需求但获得银行授信支持的目前还不到20%;融资成本又呈上升趋势,该局在通过对330家企业机构的抽样中发现,近6成中小企业表示融资成本较2010年同期有所增加,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的1.3-1.5倍。但张文献同时也指出,广东中小企业发展总体正常、健康,长期向好的趋势和基本面没有改变,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发展期。

  此前,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秘书长谢泓也曾对媒体表达过类似观点,“广东不太可能出现中小企业‘倒闭潮’。”在他看来,和江浙一带中小企业相互拆借、民间借贷活跃的情况不同,广东的中小企多数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更注重内部建设。

  事实上,尽管珠三角地区企业相对谨慎,并未像长三角那样出现民间借贷泡沫破裂,中小企涌现倒闭潮;但随着社会流动性持续偏紧,中小企同样众多的该地区民间融资日趋活跃。此前就有媒体爆出,珠三角的民间借贷规模已高达数百亿元,“地下钱流”汹涌。

  而谢泓在表示珠三角民间借贷风险可控的同时也强调,中小企融资需求仍然强烈,但融资难度又相应加大,这一现象需要密切关注并找到解决办法。

  论坛当日,促进会就“广东省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与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联合共同组织发行50亿元广东省中小企业集合债券。

  该中小企业集合债以银行间市场的机构投资者为购买主体,以多个企业的集合为发债主体,发行企业各自确定债券发行额度分别负债,以“协会牵头、政府组织、企业资源、集合发行、分别负债、统一担保”的模式,采用统一债券名称;创新之处在于将若干经营状况良好、具成长性的中小企业组合在一起,以统一冠名的形式发行,打破一般只有大型国有企业才能发行企业债的债券市场格局。

  据促进会介绍,集合债券的直接价值在于较好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中风险与收益不对称的问题,解决了中小企业中长期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为中小企融资开辟新途径、新模式的同时,对于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形象、促进地区民营企业发展均有正面意义。

  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巡视员狄娜作为此次高峰论坛的对话嘉宾之一,对广东此举表示肯定。她指出,中小企业融资难,难在单体成本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集合债券、集合票据、集合信托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途径,“但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理念上,有了理念的创新才能有产品的创新”。

  同时,狄娜还提醒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企业自身的成长周期相关:“如果各方面都还没成型,不仅是贷款难,甚至是融资难——没有可预见的成长性,不仅是银行不可能贷款给你,也最终影响着天使基金、创投、私募的加入。”

  除了探索从外部解决融资难题之外,对话嘉宾们还强调,要想彻底迈出这一困局,企业还必须先练好“内功”。谢泓直言:“我认为企业借不到钱更多的原因在于自身没有把内功练好,有成长性、具备投资价值了,融资自然不成问题。”

  达晨创投董事长刘昼则对记者表示,中小企业融资难不仅仅是国内才发生的现象,实际上也是国际上的普遍难题,但和国内普遍认识不足相比不同,国外的直接融资结构比重远比间接融资比重大,这意味着风险投融资远大于银行融资的比重;而要想获得风投的青睐,则企业自身必须朝着成长型企业发展、转型。

  登陆“诺曼底”

  作为融资的路径之一,海外上市受到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推崇。而正当中国企业赴美上市频频遭遇“滑铁卢”之时,也有一些中国企业另辟蹊径,将目光转向欧洲资本市场。

  2011年4月11日,中国箱包品牌保兰德股份公司在德意志交易所的主板成功上市。谈及去德国上市的理由,按照保兰德集团首席财务官颜福顺在本次沃特金融峰会的“欧洲资本分论坛”上的说法,这是公司结合自身的行业特色以及今后的发展战略所作出的决定。

  相比起纳斯达克和纽交所,德交所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则并不为太多人所知。成立于1993年的德意志交易所集团是由德国国内包括法兰克福交易所在内的8个交易所合并而成,而法兰克福交易所已经有425年历史。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国交易所纷纷寻找新的上市资源,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中国自然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2008年底,德交所在北京正式成立办事处,全面进军中国资本市场。

  在美国市场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截至目前,在德交所成功上市的中国企业共有37家,其中13家为2011年首次上市,主要来自消费品、工业、可再生能源、化工、房地产以及金融服务等行业。

  德意志交易所高级副总裁、发行服务部总裁亚历山大•冯•普瑞辛伯爵在接受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德国和欧洲的投资者更青睐与欧洲传统优势相关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行业,如自动化、机械工业、化学、绿色能源、高科技制造业以及大型消费品行业。

  “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加大了对国内市场的刺激,因此投资者会更多地关注那些将发展重心放在中国内地市场的企业。”普瑞辛说,“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在德国和欧洲上市可以帮助他们提升他们的品牌,以及增强他们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尽管欧洲市场前景并不明朗,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想要寻求美国以外的上市地点,普瑞辛认为,这或许正是德交所开拓更广阔市场的一大契机。

  “当前欧洲市场持续疲软且不稳定,很多投资者都对市场持观望态度,他们更愿意把钱紧紧地抓在手里而不轻易出手。即使要投资,他们也更倾向于选择上市公司,以减少投资风险。”他对《大经贸》记者说,“我们确实接到了很多中国公司发来的上市要求,但因为现在的市场环境,我们不能立刻执行。但我们非常有信心,一旦市场重新稳定下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德交所上市。”

  除了要面对因全球经济低迷以及欧债危机所带来的普遍性问题外,中国企业目前在欧洲资本市场面临的最大挑战仍旧是信用问题。2011年初,多只中国概念股因未能满足信息披露条件、不符合交易规则以及财务造假等原因被停牌或退市,这距离中国概念股赴美上市潮的发起只有短短半年时间。而这场信用风波很快便波及欧洲市场。

  “信息传得很快,投资者的信心一下子也被打击了。”普瑞辛对《大经贸》记者表示,唯一的解决途径就是企业必须清晰、明确地向外界传达他们的一切相关信息,做到公开、透明,以证明企业的运作良好。“企业要保证信息的透明度,及时公布企业的运作情况。如果在运作时遇到困难,也要及时向投资者公开,这样才能重新赢得他们的信任。”

  “要丢失信用很容易,就是一夜之间的事情。但要重建信用,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他对《大经贸》记者补充道。

  尽管欧洲市场对中国企业的热情不减,但在欧洲上市的难度却不容被低估,尤其是在信用风波之后。由于德国和欧洲投资者对透明度有着极高的要求,中国企业往往因为不适应新的投资者结构而却步。

  “现在已经有多家中国企业在德国上市,任何发行人都可以在德国复制这种成功。但前提条件是,你要有透明的公司治理结构、良好的商业模式,利润率和收入应该超过行业的平均水平,而且你也应该有清晰的公司治理政策。”CMS德和信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安德烈亚斯•赞尔在论坛上说。

  在颜福顺看来,对“透明度”理解的偏差,归根结底,还是源于文化差异。“华南跟华北有差异,华东与华西也有差异,更何况我们要跨越一大片海洋去欧洲投资。公司决策者在思想上有没有准备好?那么多的障碍,你已经准备好应对了吗?很多根本不想让外人知道的事情,你是否也已经准备好对外公开?”

  除了透明度之外,风险管理系统是被多方提及的另一大关键词。作为对话嘉宾之一,德国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丹尼尔•多夫纳认为,在德国和欧洲上市,除了要准备好符合要求的财务报告外,还要做好风险管理体系,这属于公司治理体制方面的一部分。“你要有充分的文件证明公司在这方面的具体流程,否则我们审计员不会批准你上市。”

  对此,颜福顺的观点则直接点到了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的痛处:“企业在思想上准备好了,行动上呢?其实,在哪里上市都一样,而欧洲投资人最注重的就是企业是否已经从人治走到法治。如果企业说没有风险管理系统,那谁放心把资产放在你们那?企业来自不同地方和国家,每一个企业肯定有自己的一套系统,只有中国企业羞于把它记录下来。”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中小企业在线(www.sme-china.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香港九龙尖沙咀东部麼地道63号好时中心611室 电话:(+852)2635 2700 传真:(+852)2311 3351 邮箱:hksme@sme-china.com
  • Powered by laoy! V4.0.6